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五月節、艾節、端五、夏節,端是“開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稱為端五。從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”。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,端午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,賽龍舟,掛菖蒲、艾葉,薰蒼術、白芷,喝雄黃酒。據說,吃粽子和賽龍舟,是為了紀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“詩人節”,以紀念屈原。至于掛菖蒲、艾葉,薰蒼術、白芷,喝雄黃酒,則據說是為了鎮邪。為了慶祝該盛大的傳統節日,上海眾基企管顧問集團組織全體員工到舟山二日游。
此次舟山之旅共去了二處遠赴盛名之地,分別是桃花島和普陀山。
桃花島
桃花島風景名勝區位于我國最大的群島——舟山群島東南部,是金庸筆下東邪黃藥師的居住地。桃花島地處東海環抱之中,氣候宜人,峰巒起伏,山海云霧,風景獨特,是理想的度假、休閑勝地。
桃花島全島面積為40.97平方公里,另有懸鵓鴣島0.77平方公里,其中風景名勝區的面積為31平方公里,為舟山群島第七大島。桃花島以島建鎮,全鎮總人口2萬余人,目前為鎮政府所在地。島略呈菱形,東南--西北走向,兩頭狹中間寬,長11.5公里,最寬處6.5公里。基巖丘陵地形為主,群山相連,峰高巒密,島中南部安期峰為舟山群島第一高峰,海拔為539.7米;西北面縱深2~3公里,寬百米的港灣平原,島北為海積平原。
普陀山
普陀山位于錢塘江口、舟山群島東南部海域,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景區包括普陀山、洛迦山、朱家尖,總面積41.95平方公里。其中普陀山本島12.5平方公里,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米。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,又有豐富的海島風光,古人稱之為“海天佛國”、“人間第一清靜境”。 普陀山大海懷抱,金沙綿亙,景色優美,氣候宜人。著名景點如潮音洞、梵音洞、朝陽洞、磐陀石、二龜聽法石、百步沙、千步沙、普濟寺、法雨寺、慧濟寺、南海觀音、大乘庵等。 改革開放以來,普陀山管理局帶領全山人民艱苦奮斗,創建了國家級文明山、安全山、衛生山。內外交通便捷,旅游環境良好。本島日舒適接待量為1萬人次。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是觀音香會、朝圣盛典,海內外香游客摩肩接踵、蜂擁而之。
兩天的旅行,讓我們暫且脫離了城市的喧囂嘈雜,不用想著工作和生活中的瑣碎,不用再像歌詞里寫的那樣:“光陰匆匆工作似機器,使我困倦力疲,裝開心也振作不起,思想像要缺氧地喘氣。”那里的山山水水,一棟房子或是一條路,都有其流傳至今或感人或奇異或沉重的故事。當然,也有些景點還沒來得及仔細了解,就該踏上回程的路途了,不過也好,留下一些遺憾,是下次旅行最好的理由!旅游結束了,但一直記得這份快樂的美好,珍藏在心頭。